校友风采|于洪贤:心怀感恩 杰出英才

发布者:生命学院安全责任人发布时间:2022-09-12浏览次数:254

图片

 于洪贤,我校淡水渔业专业1982级校友。1962年4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现大连海洋大学)淡水渔业专业;1995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7年至2010年在东北农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于洪贤现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湿地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湿地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湿地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技术专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环境教育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湿地生物多样性学会理事、哈尔滨市湿地保护协会会长、《湿地科学》编委、《水产学杂志》编委等职务。

图片


图片



湿地研究领域的“半边天”


 于洪贤在湿地领域拥有几个“第一次”——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湿地概论》教材,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湿地科学本科专业,以及黑龙江省内第一个水生生物学博士点学科,也是国家湿地专业委员会中的2位女性湿地专家之一。

 1986年从大连水产学院(现大连海洋大学)毕业来到东北林业大学后,于洪贤起初紧紧围绕专业所长,将研究的目光锁定在休闲渔业。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黑龙江境内河流水体污染达到了历史最严重的程度,在遥感图像上甚至能清晰看到,作为我国与俄罗斯界河乌苏里江,分成了清澈和浑浊两部分,靠近俄罗斯的一侧明显更为清澈;1998年,哈尔滨因为嫩江、松花江遭遇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而面临陷入汪洋的危机,多亏肇源县一带的大面积湿地,发挥了调蓄洪水、降低洪峰的重大作用,最终保障了哈尔滨几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于是,作为水生生物研究者,于洪贤开始忧虑——如果湿地完全消亡,我们人类还能存在吗?从那时起,她便把自己的研究和教学重点都转向了湿地的研究与保护。


图片


 湿地研究取得“第一个”“第一本”,着实是克服了许多外人难以想象的坚信。在长期野外考察当中,于洪贤遇到险情次数之多,连她自己都数不过来,而2003年在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的经历,让她至今难忘。当时团队十几个人,她是唯一的女性成员,在长达半个月的野外考察活动当中,她两次遇险。
 第一次是抄近路穿越沼泽地,大家踏着塔头前进。塔头苔草沼泽是三江平原典型的湿地类型之一,东北俗称“塔头甸子”。男同志的步子大,可以一步迈到下一个塔头,可是对于身材娇小的于洪贤来说,就必须奋力跃起才能踩到下一个塔头上。有一下塔头湿滑,她一脚踏空,直接滑进了沼泽里,瞬间就被没到胸口。情急之下她用胳膊卡在两个塔头之间,男同事赶过来一前一后赶紧将她拉了上来。拧了几把湿透的衣服,于洪贤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就好像险情从未发生过。
 还有一次,十几个人搭乘两只小船过河。当时水位非常高,一棵树被冲倒了,树梢挡在船的前面,不会游泳的船工立刻抓住树梢爬到树上了。无人控制的船直接奔着树下冲去,大家纷纷跳船逃生。于洪贤坐在船中间来不及跳船,只能趴到船舱里,躲过迎头而来的树干和树枝,随着船沉下水。再游泳靠岸,上岸后却发现4个学生看不到了,于洪贤顾不上浑身湿冷,沿着岸边搜寻失联的学生,直到4个学生逐个找到。这一次她再也忍不住了,崩溃大哭。“能不哭嘛,我自己没什么,我不能把学生交代在沼泽里呀!”于洪贤说,到现在想起来还后怕,这也是她唯一的一次因为野外遇险而流眼泪。
 野外科考的艰险和恶劣环境没有吓退身高只有155CM的于洪贤。她认准了保护好湿地,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更能创造生态效益,所以为了湿地保护,付出再多也值。




图片


学生眼中“凶猛”的于老师



图片


 于洪贤在工作日基本不吃午饭,因为工作时间事情繁杂,很难静下心来批改论文、整理研究思路,午休时间就成了她思维最活跃、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她忙起来的时候,有时甚至要每天早晨六点到办公室,一直到深夜才回家。

 对自己严厉的于老师,对学生同样非常严格。胆大、心细、能吃苦,是她对学生的硬性要求,也是湿地研究者的必备素质。

 就在前几天,她发现有一位女研究生的母亲在帮孩子做实验,家长解释说孩子在考察实习的时候被泥鳅鱼吓着了,连着两天睡不好觉。于洪贤当着家长没说什么,过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很是语重心长地聊了一通:如果一条泥鳅鱼都能吓到人,那以后的野外活动还怎么参与?毕竟很多水生生物长得狰狞可怕,甚至还有一些带有毒性。既然选了这一行,就必须克服恐惧,不能把自己当一个怕风怕雨的瓷娃娃。

 然而于洪贤对学生的温柔,也是出了名的。严师慈母集于一身,于洪贤得到了学生们真心敬爱。

“上个月我去外地考察,一个学生连夜开车来见我,跑了一百多公里。我的生日是4月份,可能是一届一届传下来的,学生们都知道,每到我生日这天,会收到很多外地快递来的鲜花,很多微信祝福。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的学生给了我太多感动。”这些暖心事儿,于洪贤桩桩件件都记得很清楚,也用更大的爱意回报这份温暖。

一个学生毕业后回到湖南家乡创业,从事蛙类养殖,每到蛙类产卵、孵化这些重要阶段,必给于老师发微信请教,“其实以他自己的能力完全能够掌控,就是依赖习惯了,总把老师当成大后方,当成司令部。”于洪贤也明白,学生不会做一辈子的学生,老师也不可能引导学生一辈子,但她就是忍不住像一位母亲那样为孩子操心,不管他们是否已经走上社会,是否已经张开了荫庇一方的翅膀。





图片


求助者眼中心直口快的专家


 作为水生生物学的专家级人物,于洪贤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社会服务工作上。

 早在千禧年伊始,伊春着手将林蛙养殖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途径,于洪贤受聘为专家,定期去当地对有意向养殖林蛙的人进行培训,几乎是手把手的辅导,经培训和考试拿到养殖许可证才能真正成为林蛙养殖户。经过五六年的努力,于洪贤培训了一大批养殖能手,其中一些林蛙养殖大户,年净收入可达六七十万元。

 近几年市场对林蛙的需求度仍然居高不下,一斤林蛙油可卖到七八千元钱,一只雌性三龄林蛙可以卖三十元,价高如此却始终是市场稀缺产品,然而林蛙对养殖条件的要求十分严苛,需要林地和湿地环境,要上山下山,对林地的郁闭度、树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等都有严格要求,还必须要有15公分腐殖质。为了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有人将主意打到了林蛙圈养上面。

 于洪贤遇到过多起有关林蛙圈养的求助,每次她都很中肯地告诉求助者,林蛙圈养是难以攻克的难题,现在技术不成熟,科研层面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养殖户就不要去尝试,已经对圈养进行资金投入的,就要考虑立即止损。

 十几年前,一位企业家在佳木斯市兴建渔场,计划投资400万,邀请于洪贤看看鱼苗孵化场地的配置是否合理。于洪贤经过实地考察,连客套话都没有,直接告诉这位企业主说“不要对鱼苗孵化进行投资,否则只能越投越赔钱,400万打水漂还有响呢,你继续投下去,连响都听不见”。对方连忙询问理由,于洪贤分花拂柳一般分析了渔业养殖的现实问题。黑龙江鱼类孵化期在6月份,而江浙一带的鱼类孵化期是4月份,6月份的南方鱼苗已经长到几公分长,有了足够的抗病抗寒能力,而本地鱼苗才刚刚孵化,越冬的成活率谁更高,谁长得更好?此外还要计算孵化设备、技术、控温,能量消耗,以及人力投入,一尾鱼苗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南方鱼苗的成本。企业主对她的分析心服口服,赶紧调整了渔场的功能结构。

 心直口快成为于洪贤的标签,这样切中要害的语言,给予求助者来自知识的力量,他们得到了最直接的答案或解决方法,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客套说辞。实际上这些求助问题大部分很浅显,能够从网络或书籍资料上找到答案,但她对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求助永远来者不拒,绝不让来人空手而归:“一些养殖户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找专家就成了最直接的途径,这比他们胡乱去做要好得多,有找专家的意识,已经是很大进步,我不能让他们连唯一的机会都失去。”

由于于洪贤科研项目推广效益显著,她于2002年至2017年先后两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两次获得省长特别奖的奖金累计达28万元,当时马建章院士向于洪贤表达祝贺,还因此给她起了个绰号——于富婆,表达对她的期许和鼓励。

“现在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产业,这项产业绝对是朝阳中的朝阳。”为了这份朝阳事业,于洪贤总是在忙碌,为学生操心、为求助者答疑解惑,而最近她的精力又分出来一部分,围绕着省内湿地的保护与重建做本底调查。

 于洪贤长期保持着一个习惯,时常去找松花江上的渔民聊天,通过最近的走访,她得知渔民有时一天能捕捞2000斤鱼类或其他水产品,这是10年前完全无法想像的,令她欢欣鼓舞“这意味着,我们的湿地保护措施得力,意味着我们终于开始学会与环境和谐共处了。”






图片


图片

 于洪贤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撑起了湿地研究领域的半边天,为湿地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科学力量,培育优秀英才,为我国湿地保护事业的良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