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函 教授

发布者:生命学院安全责任人发布时间:2022-07-29浏览次数:389



李永函,男,19381月出生,中共党员,196010月来我校任教,曾担任生物教研室主任,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用不懈奋斗践行了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用无私奉献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新时期高校教师的价值标杆和光辉榜样。




李永函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也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称号,曾先后被评为大连市优秀教师、农业部高校优秀教师和大连市劳动模范。对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李永函颇有心得。他认为,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讲好课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熟悉教材、写好教案,李永函差不多每晚都备课到深夜。而作为水产学科的教师,采好标本是讲好课的关键。李永函有一个习惯,不管走到哪里,无论出差、旅游还是探亲访友,都随身携带标本采集工具,有人曾诙谐地说:“李永函出差三件宝——浮游生物网、标本瓶和采集包。”一次去九寨沟考察,他看见“五花海”底石上附着一些罕见的金黄色丝状藻,当时李永函已年过花甲又不识水性,只好请同行研究生李晓东下水采刮,后经鉴定,这是一种寡污带极珍贵的一种金藻。另一次去“黄果树瀑布”旅游,他偶见急流水底附生一些球状物,疑为水生念珠藻,便让身边的老伴抓住他的手臂,“冒险”将该藻捞起,填补了兰藻标本库中的空白。就这样,几十年来,日积月累,他已采集制作水生生物标本数百件,采集地区涵盖除西藏、青海以外的我国各省区,以及日本、越南、缅甸的一些水域。

李永函讲课生动、有趣,非常受学生欢迎。教学中,他大量运用实物、实例和实践教学。在讲述敌害生物对鱼苗的危害时,他讲了这样一个实例——“199055日凌晨,我在学校养殖场巡逻时发现一批缺头的鲤苗在池塘中挣扎着游动,凶手早已逃逸,后经连夜守候,终于发现制造这一无头公案的元凶,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种水生昆虫——水虿(蜻蜓幼虫),因为此虫昼伏夜出专啃鱼头,所以出现了如此血腥的一幕。”这个鲜活的例子,李永函的很多学生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深耕教育几十年,李永函始终心存真诚,带着巨大的责任心,为社会输送不计其数的人才。他们中有企业家,有大学教授,也有一线科研工作者。谈到这些得意门生,李永函充满自豪,没有什么比桃李满天下更能让一位教师充满成就感。


教学离不开科研,只有不断地进行科研创新,才能不断深化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践地培养学生,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因此,除了日常教学,李永函还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科研工作。他曾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10项,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主、参编教材和专著六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他的科研成果极其接地气,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造福社会。




李永函认为,选好课题,就是完成了研究工作的一半。好的选题应该有价值,包括理论创新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同时应填补前人研究空白,选题者还要具备完成此项目的客观条件。

生产中的问题,就是应该研究的课题”,李永函主持参与的课题绝大部分来自养殖生产。“冰下生物增氧技术及其在鱼类越冬中的应用”项目,解决了我国北方鱼类越冬中缺氧难以维系近半年在冰下生活鱼类所需的溶氧这个难题,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池塘轮虫的增殖与作用”项目,来自育苗生产实际,成果被应用到河蟹生态育苗中,使蟹苗单产由10年前的每亩几公斤,提高到上百公斤。

李永函认为,成功的科研工作离不开多学科协作。他所从事的研究课题隶属生态范畴,关联多种课程的边缘学科。例如在“冰下生物增氧技术”的研究过程中,他与我校从事水化学研究的雷衍之老师合作公关,雷老师利用其深厚的化学功底和娴熟的测试技巧,设计出冰下黑白瓶实验装置,准确地测试出冰下生物微弱的产氧功能。李永函老师则对这些产氧的藻类和耗氧的动物逐个进行种类鉴别和数量测试,并通过反复实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冰下生物增氧技术,广泛应用于北方淡水鱼类越冬管理,使越冬鱼类成活率从小于50%,提高到80%以上。


更让人钦佩的是,李永函、雷衍之两位老师取得成果后都是首先考虑对方,他们的谦让故事,在学校传为佳话。“冰下生物增氧技术及其在鱼类越冬中的应用”项目曾获得过三次奖,第一次技术改进奖(部级),由协作单位排第一位。第二次技术进步奖(部级),决定排名顺序时,雷衍之说:“生物增氧嘛,生物在前,你老李应排第一。”李永函则说:“你老雷发明了‘冰下黑白瓶装置’应属第一名。”这样,雷老师勉强同意他排第一。后来评国家科技进步奖,雷衍之坚定地说:“这下轮也轮到你老李第一了。”李永函只好笑着说:“那好吧,那我可得了大便宜了!”


李永函说,现代科学研究的模式不再是传统的个别科学家单枪匹马的孤军奋战,而是越来越依赖于人们的合作探索。在多学科协作中,参与者必须相互尊重,彼此谦让,才能在合作过程中凝心聚力,取得研究工作的突破。

他是这么说,也一直是这做的。他这种扑下身子搞研究、放低姿态促和谐的科研精神与团队意识,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和广州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他所带领近百人的研究团队在他的指导下,取得了一项项科研创新成果,也涌现出了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


2000年,李永函退休了,离开了校园,但是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挚爱的水生生物研究领域。他的学生更多了,养鱼的农民、工厂的工人、企业的技术员,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李老师”。他是长得像农民的学者,最接地气的专家。他走进企业,为企业员工做培训、指导,为生态育苗做科研转化,在社会大课堂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在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李永函开展轮虫、小球藻的培育研究,让河蟹的生态育苗取代了原有的室内车间育苗,让河蟹产量逐年提高,蟹苗成本大幅下降,从几千元一斤降到200元一斤,切实为养殖户谋取福利,让他们有钱可赚。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东说:“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全国河蟹苗种产业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专利保有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在国内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与李老师常年带领我们坚持在生产第一线,立项攻关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是分不开的,李老师堪称是公司的定海神针。”




有了生态繁育蟹苗的基础,李永函又应邀到广州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基地研究生态育虾苗。李永函说,刚开始到海南基地时,条件比较艰苦,只能在棚子里站着吃饭。而五年过去,现在该公司已建成花园式企业。“这五年,我每年都来,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我觉得在这里工作才是颐养天年。这里有很多朋友,有个农民朋友以前养鱼总死鱼,我过去一看,原来是因为缺氧,就跟他讲怎么调整,控制轮虫,投放花白鲢,后来处理好了,他很高兴。”言谈间,李永函充满欣慰,对他来说,能够用科技帮助农民致富,脚踏实地做实事,就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

虽然离开学校三尺讲台,但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企业大讲台上,李永函老师仍然发挥着光和热,并以此为乐。

谈及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退休之后依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指导,李永函表示,是兴趣和理想使然,“我希望使所学发挥最大价值,把水生生物进一步应用于生产,为科学进步、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学生成才作出点贡献。”

已到耄耋之年的李永函如今依然活跃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他希望能在虾苗生态繁育领域再次取得突破。

正是因为在大连海洋大学有着这样一群和李永函一样为高等教育事业、为海洋水产事业默默耕耘的好老师、好党员,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敬业、专业、乐业、创业”的四业人才。





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位老党员扎根基层、舍身忘我的担当精神;能看到一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能看到一位科研工作者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专业精神;能看到一位社会公民勇于承担、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他无愧于心中的信仰,无愧于时代的嘱托,他让三尺讲台迸发出无限力量和耀眼光芒,用毕生所学,为海洋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