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辉 教授

发布者:生命学院安全责任人发布时间:2022-06-13浏览次数:473



何志辉教授(1927-2013),中共党员,192741日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是我国著名的水生生物学家。195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理学院海洋系。19529月从辽宁水产局调到我校(大连水产学院前身——东北水产技术学校)任教。何志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水产教育工作者,先后讲授过中专、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无机化学、浮游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饵料生物专题等多门课程,编写了多种讲义和教材。50 年代以来他几乎参加过所有制定水产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全国性会议。80年代以来作为评委他参与了历次水产高校专业教师职称评审会。1987年随院考察团到日本考察水产高等教育。他认为高校教师的头等任务就是不断充实知识,将最精、最新的专业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教学科研之余他总是见缝插针地阅读和摘录国内外文献。1960年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水生生物学》教学用书,内容虽以国外材料为主但已尽可能地总结了国内在水生生物学方面的工作和成就。1983年和1985年主编和编著全国水产高校通用教材《淡水生物学》上、下册。在编著下册淡水生态学部分时,参阅大量国外资料并结合国内和本人的研究成果,在反映当代生态学进展和成就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联系中国实际和淡水渔业生产,做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这部教材1992年被评为农业部优秀教材,以此为基础主编的《淡水生态学》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0年出版《养殖水域生态学》特色教材。他也十分重视教学方法和效果,认为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发挥自学能力。何先生特别注重对生态学基本原理、概念的理解,讲课时力求讲清、讲深、讲透,主张方法和工艺操作等应在“干”中学,事例、数据等让学生自己看书,在做思想工作中他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上,并且身体力行。



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70年代以来坚持贯彻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方针,取得显著成绩。他作为第二完成人的《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的教学成果, 1993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国池塘养鱼在经验和单产上均居世界首位,但在科学理论方面尚还有距离,许多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提高理论水平使我国池塘养鱼科学在国际领先,这是何志辉多年来的愿望。白鲢是我国主要池塘养殖鱼类,长期以来国内把鲢的食物看得十分狭窄。70年代初他在养鱼场比较鲢消化道食物结构和生长情况时,发现一向被认为不可消化的许多藻类却是鲢的优质食物,从而对传统的观点提出挑战。先后发表了《论白鲢食物问题》和《再论白鲢食物问题》两文,对鲢的食谱,食量、选择性和消化性、食物的能量效率等作了全面阐述。他的新观点得到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证实。为了拟定养鱼水质的生物指标,何志辉对养鱼池浮游生物种、量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中首先发现20多年来国内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存在很大问题,特别是用个数法不能反映水中浮游生物的真实丰度,因而引进并推荐了测定容积换算重量的生物量法。这一方法后来被列入全国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试行规范中并在全国广泛使用。1983年作为《池塘浮游生物定量标准化》部级项目下达,1990年该项目通过鉴定。以后他深入江、浙、“两广”一带渔乡蹲点和走访,在向渔农学习“看水”和管水经验的同时,进行水中浮游生物种、量研究。首次阐明了渔农所谓“肥活嫩爽——好水”的生物学含义,拟出了养鱼水质的生物等级,把非常朴素的群众经验提高到可以用浮游生物学方法加以测定的生态学内容。这项工作作为部级项目,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发表的《无锡市河埒口高产塘水质研究二:浮游生物》一文被辽宁省科协评为1988年一等优秀论文。




何志辉还对养鱼池的鱼产力和鱼载力、鱼池施肥和肥度控制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1993年根据在吉林镇赍养鱼场的三年观测资料,首次对我国养鱼池有机碳收支、生物能量平衡、能量流和能量效率等问题作了定量分析和图解,从近代生态学观点对高产塘机理作了深入研究。 何志辉对我国湖泊、水库的水生生物学作过大量调查研究。80 年代开始对水域生物生产力和鱼产力问题国内外研究进展作过几次评述,并在清河水库渔业基础调查中首先作出根据能量流转原理通过浮游生物定量估算鲢鳙鱼生产力的方法,此法以后在全国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80年代何志辉主持“黄河流域渔业资源调查”项目,领导和组织大连水产学院几十名师生深入青海高原、内蒙古草原等人迹稀少的湖泊、水库采样调查,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撰写了《黄河水系渔业资源》专著。对黄河干流和附属14个湖泊水库的理化性状、水生生物、鱼类区系和鱼类资源以及鱼产力和渔业利用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为黄河流域8省区的渔业规划和渔业区划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我国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湖沼学等方面提供许多新材料,该项目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全国渔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区划内陆水域专业组副组长,何志辉1987年根据全国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撰写了“中国湖泊水库的营养分类”一文,提出应以初级生产力作为湖库营养分类的主要依据,指出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点,与国外情况相反,中国湖库的初级生产力和富营养化程度呈现从西南向东北增高的趋势,并对不同地区各营养类型湖库的鱼产力作了估算。这是我国第一篇关于全国湖库的营养分类,为以后的同类工作奠定了基础。

1990年作为第二作者完成了《中国内陆水域渔业资源》专著,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何志辉60年代就开始研究寡盐水池塘的浮游生物。70年代初他与同事一道在国内首先发现一种半咸水害藻——小三毛金藻并研究了这种害藻的生物学、萌发规律和发病征象及防治方法。80 年代初对内蒙古的达里湖、乌梁素海等咸水湖的水化学、水生生物学和渔业利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与合作者共同完成的“达里湖渔业资源调查与增殖”项目获农业部198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在论述我国北方盐碱性水域渔业利用时,首次系统地提出盐度、碱度和pH值、主要离子的不平衡、气体状况和小三毛金藻的孳生都是内陆盐水渔业利用的潜在限制因子。1989年完成的晋南和银川地区盐水浮游动物调查,发现内陆盐水动物有很大耐盐潜力,很多淡水起源的浮游动物可以在接近甚至高于海水盐度的盐水中生长和繁殖,由此产生了将盐水浮游动物驯化于海水中并为海水鱼虾类养殖提供新的活饵料的想法。1990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主持了“内陆盐水生物资源的调查和利用”课题。三年中在北方40多个盐湖和盐沼进行水化学和水生生物学采样调查,为我国盐水生态系的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和渔业潜力提供了一个概貌,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为了寻觅新的活饵料对象,对内陆盐水浮游动物的耐盐性和生物学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从中筛选出繁殖快、适应性强的蒙古裸腹溞作为海水仔稚鱼中后期的适口活饵料。这项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并已获得显著的效果。关于内陆盐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国外也是在70年代才广泛开展的,何志辉先生以及后续团队在这方面的工作已居于国际领先行列。1998年何志辉受邀参编《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撰写第3章第8节“河流、湖泊和水库中的生物多样性”,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何志辉教授(中)、李永函教授(右)、郭明新(左)

何志辉教授与赵文教授合影

何志辉教授(中)、李永函教授(右)、郭明新(左)

何志辉教授与赵文教授合影



何志辉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水产学会理事,大连水产学院科协副主席,养殖系副主任,《大连水产学院学报》副主编,《水产学报》编委。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译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总体评价:何志辉教授于2013113日因病逝世,何志辉教授把一生都献给祖国的水产科教事业。他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治学严谨,业绩斐然。他是国际著名水生生物学家,厦门大学知名校友。何志辉先生给我们水产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