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获奖教师姜玉声专访

发布者:生命学院安全责任人发布时间:2018-09-29浏览次数:361

【教师风采】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获奖教师——姜玉声专访

个人简介


姜玉声,男,197712月出生,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师,副教授,浙江大学农学博士,从事水产养殖专业。
主要事迹
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
2010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被聘为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项目
30余项,主持制定地方标准3项。
申请专利
26项,获授权5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1部,译著1部,参编4部。
先后入选大连市首批领军后备人才、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大连海洋大学首批“蔚蓝英才工程”、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等项目。

荣获第十一届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称号。


媒体报道:

    关于表彰第十一届辽宁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的决定(《辽宁日报》20171114日专刊报道节选)

     根据《辽宁青年科技奖评选办法》辽科协发[2015]12 )规定,经辽宁青年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辽宁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姜玉声刚等44名同志荣获第十一届辽宁青年科技奖,其中姜玉声同志荣获第十一届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称号。

    获奖的同志是我省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在科技创新主战场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担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在振兴攻坚、前沿探索、转化创业、社会服务中创新争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懈奋斗。


问题一:请问您是何时、因为什么对科技产生了兴趣呢?

     

     姜玉声:我小时候家里有一台二极管收音机,当时电器是非常贵重的,普通家庭里很少见,这台收音机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把它拆开来一探究竟。那时我才上小学一年级,经常琢磨收音机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各个零件都有什么作用,这台收音机是我对科技产生兴趣的启蒙。上大学后,我开始接触水产相关知识。当时我的各科成绩并不优秀,但我的遗传学成绩很突出。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洋葱上皮细胞,我看见了细胞的形态和分裂过程,感叹生命真的非常神奇,非常伟大。从这门课上感受到了探索生命起源的奇妙,从那时起,我对生命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大众眼中水产行业很艰苦的普遍认知,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辛苦的,但因为喜欢则无畏,虽然身体辛苦,内心收获的却是快乐。参加生产实习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从移植一粒卵到最后长大成一条鱼。实习的两个月接触的是传统养殖模式,但是对于学生来讲每个环节都是非常新颖的,好奇心能驱散你的辛劳和苦闷。比如鱼在正常池塘里很难产卵,注射激素以后就会立竿见影,那时你就会感叹催产是一种神奇的科技。所以,无数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去探索科技。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发现问题很关键,也非常困难。尤其在生产环节中,有很多影响因素,找到突破的关键因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和自身的基础知识、生产实践经验有很大关系。我经常一个人思考,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光靠思考和观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去实践,这也是需要认真学习基础课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尤其是一些很难的知识点无法应用到实际中,其实是思维方式存在问题,同学们需要全面观察,去寻找问题的本质,不能泛泛空谈。好奇心需要与知识紧密结合才能接近科技层面。


问题二:请问您的科研领域是哪个方面?是什么研究让您获得了这一奖项?

     

    姜玉声:这个奖项比较综合,更注重多年的优秀研究成果的积累。比如我们研究的红壳蟹育种,一般河蟹的颜色都是青色的,我们从2009年开始在青色的基础上通过近亲繁殖一代一代筛选,最终通过遗传研发出红壳蟹,我们命名它为“中国红”。红壳蟹的研发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每一步都要运用正确的方法,操作必须一丝不苟,除了坚持,有时还需要一点运气,最后才能成功。再比如,生产运用,大连周边地区以养殖海参为主,而我分配到的是养殖虾蟹的实习任务,这个方向很难争取到科研项目。我并没有气馁,在生产中我偶然发现养殖户在养殖海参的同时也在套养对虾,但成功率很低。观察后发现,从南方运来的对虾非常小,容易被敌害对象当作饵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提前培育虾苗到3-5厘米再放入池塘,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后,使虾的成活率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在海参池塘中,海参和对虾是相互促进的,在海参夏眠时对虾进行摄食生长,对虾生长完成以后它们留下的粪便会使池塘中产生很多种藻类,演变成丰富的海参饵料,这样套养的海参生长快,也非常绿色健康。因此,这类科技成果非常注重生产和生态应用,成果和生产是相辅相成的。科研不仅在于个人兴趣,也要关注科研的导向,更要关注产业的需求。获得这个奖项说明我们的科研成果得到了社会认可。


问题三: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学习经历和学习心得吗?

    

    姜玉声:1996年考入大连水产学院(现大连海洋大学)淡水渔业专业。本科时接触到的一些教授讲授的分子生物学内容很高深,让自己产生了考研的想法。当时考研难度很大,研究生招生名额很少,并且分自费研究生和公费研究生,只有考到专业前五名才有机会争取公费名额。我当时成绩不是很优秀,有些不自信,于是我每天比别人早起多学半个小时,再克服很多环境方面的艰苦条件学习到零点,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最终我的成绩排在专业50人左右的第四名,得到了公费名额。

    读研后开始一点点接触营养免疫学,发现自己特别感兴趣,于是继续到浙江大学攻读博士 ,专攻分子免疫学。博士期间一切都从零开始,同学中不乏清华、北大的保送生,我发现自己起点较低,压力很大,于是我每天坚持三点一线——实验室,食堂,宿舍,慢慢的我赶上了他们。后来发现,起点其实并不重要,哪怕你从中程开始,只要你肯努力,能坚持,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论文和工作都得到了专家认可,我感到非常高兴。当时浙江大学给了我留校当“师资博后”的机会,但回到母校还是觉得亲切,自己也更怀念母校,于是决定回到母校继续发展。读博时理论方面的东西很多,通常人们认为博士是专门搞理论研究,但其实所有的专业都是把理论培养到一定高度后反哺回去与实践结合,这样的科学研究才“能顶天,能立地”。

     
对于这段经历我的心得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只要往前走,一定能得到!


问题四:您心中的青年科技前景如何?

     

   姜玉声:青年科技前景当然是一片光明了。我在2016年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助,去往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做访问学者,之后发表的几篇论文均水平都较高,有一篇影响分子达到了6.0
   
从网站论坛等渠道发现外国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其实并不敌视对立而是羡慕钦佩,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发展表示惊讶。过去我们一直在羡慕国外的科技,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项目搞好。

     
出国以后,我发现我更加爱国了,体会到中国政府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回国后参加留学归国人士培训班,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身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世界公认的,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人类、为社会、为行业做贡献,接着前人的接力棒继续前进,我们有着无穷的动力,未来一定有更好的发展在等待着我们。


问题五:您对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有什么指导吗?

      

   姜玉声: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能力。喜欢的事不是指整天看手机,该玩的时候玩,但是要会玩,打游戏消磨时间不叫会玩,只有琢磨出更深层次的东西才能说是会玩。其实任何岗位都能走出一条光明的路,找到一个喜欢的方向,并沿着这个方向努力,静下心来,用心做事,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