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不停“研”,服务“不打烊”系列5-水产与生命学院开展系列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

发布者:水产学院责任人发布时间:2023-09-21浏览次数:99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我国贝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728日,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专家和老师组成技术服务团队,赴广西开展贝类产业调研和技术服务。服务团队专家针对广西贝类养殖产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建议通过政府引导,合理配置海域资源,科学规划贝类养殖规模和空间布局,开展养殖环境连续监测,提升品牌贝类尤其是广西贝类当家品种“钦州大蚝”的品质;推行生态混养模式,探索研究可与贝类混养或间养、有助于提升贝类品质的其他海产品种类,利用贝类与其他品种的生态资源互补,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索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贝类传统养殖的结合,研发贝类机械化采收等设备,推动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养殖模式转变。此次贝类产业调研和技术服务,对广西贝类种业振兴、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际意义。

726日,虾蟹增养殖创新团队教师指导的“蓝+鲜虾来‘稻’”科技服务团赴盘锦市大洼区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对虾养殖现场进行技术服务及访企拓岗,就对虾养殖水质调控、精准投喂及病害防控等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给出了系列建议。本次活动为“蓝+海洋”创新创业团队自组建以来的常态化工作,团队曾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双创”项目支持,作为校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入驻项目,注册了大连蓝十渔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至今,团队先后吸纳60余名本科、研究生参与有关甲壳动物科普、养殖技术服务与生产等方面的“双创”工作,研发的“蟹稻+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及产出的渔粮绿色农产品已进入应用与推广阶段。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团队获得了2022年辽宁省“三创”大赛一等奖、2023年辽宁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89-11日,“2023首届全国海参产业链交易会暨中国海参大会”在海参核心产区大连隆重召开。我校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棘皮动物遗传育种与增养殖创新团队”十余项前沿海参研究成果亮相交易会。研究成果吸引了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的注意,展台前驻足访客络绎不绝,咨询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事宜的企事业单位纷至沓来。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的师生们对成果进行了讲解。会议期间,常亚青教授进行了题为《北方深远海海珍品养殖品种与模式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811日,虾蟹增养殖创新团队负责人姜玉声教授赴瓦房店市大连北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螯虾产业可持续发展及产学研合作进行了交流及访企拓岗,并为企业发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该公司是专业从事生态农业投资、研发、生产、加工、流通、咨询、推广的农业科技企业。近些年,公司引进了澳洲蓝龙虾(红螯螯虾)种苗的培育和成虾的养殖技术,实行“基地技术引导+农户双向增收+合作养殖+回购售后”养殖模式,拓宽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双方还就拓展就业岗位、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确定后续合作内容及模式。

83-20日,海洋微生物酶资源与硒工程团队在暑假期间开展了系列科研和养殖企业的社会服务工作。大型水草滋生、泛滥是困扰我省海参养殖业的主要问题,当前以除草剂、化学类药物为主的消杀模式无法保证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研发团队基于海参养殖池塘微生态控草项目,在暑假期间对海参养殖池塘开展了系列的水质监测、水质调控和微生态控草的科研攻关,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获得了海参养殖企业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

82日,虾蟹增养殖创新团队骨干教师左然涛带领研究生赴大连瓦房店市饲料加工企业,就饲料配方与工艺优化进行技术指导。

910日,左然涛老师赴大连福洋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水产饲料配方优化及效果评价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及访企拓岗,并指导研究生进行了现场取样,顺利完成了本年度对虾饲料中两种新型蛋白源的效果评估和配方优化实验,为因鱼粉持续涨价而压力倍增的水产业提供了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