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美味——缢蛏

发布者:生命学院安全责任人发布时间:2018-03-24浏览次数:508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 1818)

今天介绍一种家喻户晓、物美价廉的贝类——缢蛏,也就是所谓的蛏子,贝壳长方形,壳薄而脆,前缘稍圆,后缘略呈截形。壳的中央稍偏前方有1条自壳顶至腹缘微凹的缢沟,形似绳索的缢痕,故名缢蛏。壳面黄绿色的壳皮,壳内面白色。铰合部小,左壳有主齿3枚,右壳有主齿2枚。
缢蛏是主要分布在我国、日本和朝鲜等地的广温性贝类,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欢栖息在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底质松软、有淡水注入的潮间带中、低潮区的内湾,尤其是在红树林外滩涂上最多。营穴居生活,涨潮时蛏体上升到穴口,伸出水管进行摄食、呼吸和泄殖,退潮或遇到敌害生物时,蛏体下降到穴中。滤食性贝类,以浮游硅藻为主。

缢蛏是我国四大养殖经济贝类之一,养殖历史悠久。400多年前,福建沿海群众就以海为田,开展缢蛏养殖。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人工养蛏所用的蛏苗,在清代周亮工的《闽小记•蛏苗》亦有记载。福建云霄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是国内主要的缢蛏苗基地,每年产量高达近500吨。每年3月退潮前,云霄的数百渔民身背小竹篓,深入红树林外缘,采集蛏苗;涨潮后,码头上已摆满了采集回来的蛏苗,这些蛏苗在码头附近简单漂洗,即被收购商收购,装上卡车运往全国各地的缢蛏养殖区。蛏苗的播种一般在清明前后结束,养殖8个月即可上市。人工养殖的缢蛏通常采取徒手翻土的方式取蛏,在底质柔软、缢蛏栖息密度大的泥质滩涂上,用双手插入滩涂内,按顺序翻土,边翻边拣出。捕捉时动作要轻快,以免缢蛏受惊潜入穴底,增加捕捉难度。野外环境下,渔民一般借助蛏锄、耙子和蛏钩等工具采集缢蛏。

缢蛏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了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蛏干和蛏油,有滋补、清热功效,能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和痢疾等。虽然缢蛏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但南、北对蛏子的做法截然不同。南方特别是闽南地区注重海鲜的原味,常见的做法有:蛏子酱油水,葱姜炒蛏子,蛏子炒蛋,盐焗蛏子等,而值得一提的是莆田蛏子的特别做法:蛏熘和竖蛏,做法虽然简单,但却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蛏子的鲜美。

认识了蛏子的产地、养殖和采集方式,我们便知道每一个蛏子都来之不易。我们在品尝蛏子美味的同时,在内心亦应怀着对大自然和当地渔民的感恩之心。



出自微信公众号“贝类爱好者联盟”